“鄉村振興服務站”打通鄉村振興的“金融血脈去九宮格空間”_中國網

新華網貴陽4月1日電(盧志佳)“有了這個‘鄉村振興服務站’之后小樹屋,我辦農行的業務不用專門跑去黎平縣城了。”3月31日,中國農業銀行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山水美宿設立的“鄉村振興服務站”揭牌,民宿經營戶陸春美在服務站順利辦理了一筆“鄉旅貸”業務,當地群眾和商戶自此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肇興侗寨被譽為“侗鄉第一寨”,是中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近年來,肇興侗寨發揮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優勢推動旅游產業發展,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來,這里成為貴州熱門旅游目的地之一。2024年,肇興侗寨累計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旅游業”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巨大的客流匯聚肇興侗寨,多樣的旅游業態隨之興起。據悉,目前肇興侗寨有60多家傳統工藝企業,時尚精美的侗鄉好物從這里銷往全國;430多家民宿餐飲企業,為游客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食宿服務。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脈,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發展要素,肇興侗寨的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效的金融服務支撐。由于沒有足夠的金融服務網點,和陸春美一樣,許多在肇興侗寨從事旅游業的商戶辦理相關金融業務要從肇興去往50公里外的黎平縣城。“一來一去接近兩個小時,很耽誤時間,之前就想要是肇興也可以辦銀行業務就好了。”陸春美說。

事實上,長期以來,金融機構在最基層的鄉鎮一直缺乏服務網點和服務人員,難以為鄉村振興工交流作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資舞蹈教室源支撐。

群眾舞蹈教室有需,農行有應。本著服務“三農”的初心和助力鄉村振興的使命,農行貴州省分行盤活內外資源,在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上先行先試。貴州各地支行利用供銷社、村委會、企業等交流基層組織的場地,創新打造了一批“鄉村振興服務站”。

“在‘鄉村振興服務站’,小樹屋我們可以為當地的商戶、群眾和游客一站式辦理開戶、轉賬、查詢、繳費等綜合金融服務,未來還會推出外幣兌換服務。”農行黎平縣支行副行長吳顯華介紹,支行還將成立“鄉村振興服務隊”,每周固定時間駐扎服務站開展服務,“除了辦理相關業務,這支服務隊還將走村入戶,廣泛收集各類經營主體和農戶的融資需求,同步開展反電信九宮格詐騙、反洗錢等金融知識宣傳”。

據悉,在農村便民金融服務規劃中,農行貴州省分行不僅要打造“鄉村振興服務站”,還將重點依托惠農通服務點,與供銷社、村委會等構建協同機制,通過“鄉村振興服務站+鄉鎮營業網點+惠農通服務網點”三位一體服務模式,讓更多惠民利民的金融政策和產品“通村達寨”,打通鄉村振興的“金融血脈”。

截至3月31日,該行在貴州省內共設立“鄉村振興服務站”19個,累計完成授信4200萬元,已發放貸款3200萬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網蟲 網蟲 網蟲 網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