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在行動|安徽臨泉:去九宮格共享家常小菜變身“致富菜”_中國網
新華網合肥12月13日電(李東標 趙懷勇)初入口時清脆爽口,少頃,一股辛辣直竄鼻腔,待辣味一過,只覺九宮格齒間留香,回味無窮。這是不少人品嘗過芥菜后留下的難忘體驗。
從一碟家常小菜,到飯桌常備佳品;從一家一戶的小作坊,到園區化發展的大產業……近年來,地處皖西北的安徽省臨泉縣大力推動芥菜產業發展,讓昔日的家常菜實現了華麗轉身,成為了村民致富的重要來源。
土地里長出“致富菜”
臨泉縣盛產“虎頭姜、領頭羊、芥菜、譚筆、文王貢”。作為“臨泉五寶”之一的芥菜,是深受當地人喜愛的佐餐佳品。
每到秋末初冬,正是芥菜收獲的好時節。在臨泉縣滑集鎮的田間地頭,村民們忙著將芥菜從地里拔起,然后再經過去葉、除泥、裝袋等環節,成車的芥菜被運往加工車間。
“今年的芥菜平均畝產5000斤左右,相比去年的產量提高10%左右。”臨泉縣農品匯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負責人陶守義說,“這些收獲后的芥菜通過后期深加工,價值更高,平均一畝地的效益可以達到一萬多塊錢。”
臨泉縣位于黃淮平原的西南端,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砂姜黑土中舞蹈場地有機瑜伽教室質豐富,特別適合芥菜種植。因此,臨泉自古就有種植芥菜的習慣。
“芥菜適應性很強,性喜冷涼、潤濕,稍耐霜凍,一般夏末育苗移栽,深秋初冬收獲。”陶守義說,“臨泉本土種植的芥菜味道沖,辛辣味更濃,深受人們喜愛。”
芥菜的外形疙疙瘩瘩,形狀極不規則。“臨泉芥菜個頭大、味道正、無添加、無殘留,是天然綠色食品。其可腌制、烹炒、醬鹵,也是上乘的佐餐佳品。”陶守義說。
產業發展駛上“快車道”
過去,進入秋冬季后,當地人有腌制芥菜的習慣。或自家種植,或菜市場購買,削皮、切絲、晾曬、加入佐料、裝壇腌制,約一周后即可食用。清脆鮮美、沖味十足的芥菜絲成為家常必備的小菜。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家戶戶腌制芥菜的景象已經不復存在,芥菜漸漸走上了規模化生產的路子。2022年9月,臨泉縣滑集鎮芥菜絲產業園“千萬項目”建設開工,建有芥菜絲生產車間、保鮮庫、電商展示區、辦公綜合區等,是周邊地區規瑜伽場地模最大的芥菜產業園之一。
在滑集鎮芥菜產業園里,采收回來的芥菜被送到加工車間,工人師傅們對新鮮的芥菜進行削皮、切絲等工序,一片忙碌的景象。
“目前正是芥菜絲的上市時機,我們正在滿負荷地生產,每天可以腌制生產2000斤芥菜絲。”臨泉縣滑集成玖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鄭春柳表示,現在企業每個月產值可以達到三十萬元左右。
“我們按照‘政府扶持+企業主導+基地板塊’的模式,大力促進芥菜產業的規模化發展。”臨泉縣滑集鎮鎮長韓靜介紹,“同時,我們還配套搭建了芥菜文化展館作為鎮域農副產品展銷平臺、芥菜文化長廊,加強與安徽農業大學合作,共建芥菜科技小院,不斷加速芥菜產業化進程。”
特色產業鋪就“富民路”
隨著鄉村振興步伐的加快,臨泉縣芥菜產業也在不斷集聚和壯大。
據統計,截至目前,共享會議室臨泉縣滑集鎮已擁有規模化芥菜絲加工企業30余家,全鎮芥菜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芥菜產業年產值突破4500萬元,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芥菜小鎮”。
規模化生產的背后,網絡銷售也做得風生水起。在電商平臺上,幾十個品牌的芥菜產品一并被推介展示銷售,短視頻銷售、直播銷售成為芥菜走上餐桌的主渠道。
“我們將大力推進‘芥菜小鎮’建設,不斷培育和壯大特色農業品牌,延長芥菜絲的產業鏈、價值鏈和增收鏈,促進芥菜產聚會業的產銷對接、區域合作、內外交流以及市場開講座拓,讓小小的芥菜絲鏈接出興業富民的大產業。”韓靜表示。
如今,臨泉芥菜正褪去“土味” ,向著綠色化、品牌化、產時租空間業化方向邁進,為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