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金球獎頒獎禮上產生瞭一件極具政治意義的事。奧普拉·溫弗瑞身穿黑衣,以示支援#MeToo(我也是)活動。在接收畢生成績獎時,她在獲獎感言中談到瞭女權、平權、性騷擾,很多明星就地落淚。用外媒的話說,她就差沒公佈參選美國總統瞭。
開初,#MeToo是一個故事,在韋恩斯坦案中,一個個明星鎮靜自如地站瞭出來,並且似乎天天都有更多的人站出來。一系列性騷擾事務曝光,幾位著名演員和制片人被辭退。
然後,它釀成瞭一個 “覺悟時辰” ,從2017年10月至12月,這個標簽在推特和臉書網站上呈現瞭跨越600萬次。它還衍生出瞭意年夜利版(意思是“阿誰時辰”)和法國版(意思是“檢舉那頭豬”),甚至中國版、japan(日本)版,以展現性侵略和性騷擾在全球的廣泛性。
最初,它釀成瞭一場活動。在惱怒和決計的推進下,300多名份量級的女性提出一項巨大的建議,要在好萊塢和全美職場與體系化的性騷擾作戰。
“打破緘默的人”被《時期》評選為2017年年度人物,乃至敬這些女性以及由她們開啟的全球對話。該雜志主編接收采訪時說,#MeToo活動代表瞭“我們幾十年來看到的最敏捷的社會變更,它開端於女性和部門男性佈滿勇氣的小我之舉”。
在金球獎頒獎禮上,奧普拉將“是該停止的時辰啦!”這句無力的話重復瞭三遍,全球的女權活動似乎都被撲滅瞭。
但是,就在演講頒發的越日,在年夜洋對岸的法國女人卻收回瞭分歧的聲響。法國國寶級女演員凱瑟琳·德納芙和其他99名文娛、出書和學界女性在《世界報》頒發公然信,訓斥瞭#MeToo活動以及它的法國版。
公然信以為,應用社交媒體對暗裡裡的經過的事況停止公然控告,這些舉動曾經過瞭頭。她們說:“強奸是犯法。但執拗或愚笨的調情不是犯法,對女人獻殷勤也不即是年夜男人主義的侵略。”
她們稱這種“疾速公理”曾經發生瞭受益者,並舉例說,有人自願告退而他們的所有的罪名隻是觸碰瞭一下膝蓋。這一評論顯然指的是英國前國防年夜臣邁克爾·法倫的告退。法倫在認可曾於2002年觸碰瞭一名女記者的膝蓋後,於2017年11月公佈告退。
她們以為,#MeToo 活動不是付與女性權利,而是克制瞭性表達和性不受拘束。對此,指控韋恩斯坦強奸本身的女演員艾莎·阿基多在Twitter上批駁說,“凱瑟琳·德納芙等法國女性告知全世界,她們已內化的厭女癥若何讓她們走上瞭被洗腦的不回之路。”即便在法國,這封信也面對激烈鞭撻。
不外,這封信仍有良多公道之處,好比批駁瞭“將自己與作品混為一談”的景象,責備女權主義者請求一傢巴黎片子院撤消有名新海潮導演波蘭斯基的一個作品回想展。
我們應當謝絕被認定為性騷擾的作者的畫作嗎?應當制止似乎讓性暴力符合法規化的片子嗎?另一位法國國寶級女演員於佩爾也提出瞭這個嚴厲的題目。
女權主義的切磋,之所以會在全球迸發,是由於壓制已久,全球在這方面的立法和響應防治機制仍不健全。不外,當我們在議論女權時,一直不是在真空之中議論女權,分歧的文明佈景會招致分歧的熟悉,美法兩國女性在性侵的界說上就發生瞭不合。
在2018年,為女性爭奪權益的活動應當將眼光放得更遠。性騷擾、任務輕視、生養權力和性別暴力都並非零丁存在,它們親密相干,在每一個國傢,這些範疇都應當作出轉變。正如法國女人所說 ,“我們心坎的不受拘束不克不及被侵略。”
(《中國消息周刊》2018年第4期)
講明:刊用《中國消息周刊》稿件務經籍面受權
編纂:史海山